加速时尚体育运动名城成型起势眉山如何发力?
发布时间:2025-07-21 12:33:20| 浏览次数: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体育发展,作出了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部署。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促进文体旅商展协同联动、融合发展,打造演艺赛事产业发展高地;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明确了,要求编制体育产业规划;全市文旅发展大会提出要顺应潮玩消费趋势,加快建设时尚体育运动名城,以“两城两地”建设为抓手,更好擦亮眉山文旅名片。
有部署就有落实有行动,近日,《眉山时尚体育运动名城规划(202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发布,旨在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和全市文旅发展大会精神,普及和推广时尚体育运动项目,加快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加速时尚体育运动名城成型起势。
当代体育呈现出个性化、创新性、娱乐性和社交性多元交织的发展趋势,体育运动成为普遍关注、引领潮流的大众活动,进而演变成深入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爆点和时代风口。近年来,成都市通过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城市品牌强势提升,体育产业高度发达,体育需求旺盛增长。作为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眉山迫切需要通过体育赛事活动持续曝光、聚人引流,进一步融入现代化都市圈发展。
一切都是刚刚好,眉山时尚体育运动发展具备坚实基础。瓦屋山、玉屏山、老峨山、黑龙滩、岷江等户外运动资源丰富,产品服务优质,近年来又建成了国际攀岩中心、水上运动营地等高标准场馆,引进了省航空运动管理中心,成功举办2024年亚洲少年攀岩锦标赛、中国青年攀岩联赛、中国境内唯一一场世界田联白金标半马赛事等重大赛事,2024年体育拉动社会消费突破9亿元,吸引客流超30万人次。入围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名单,成功申报全国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市,户外运动目的地初步显现,时尚体育运动名城初具影响。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应势而谋。市教体局结合眉山实际,借鉴省内外优秀经验做法,组织眉山天府新区、各县(区)和市级相关部门(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充分吸收工作建议,牵头起草了《规划(初稿)》,市政府有关领导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完善后形成《规划(征求意见稿)》,书面征求了眉山天府新区、各县(区)和市级相关部门(单位)意见,并通过市委、市政府门户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履行了合法性审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备案程序。最终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规划》,具体从总体要求、项目空间布局、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四个维度,整体构建时尚体育运动名城的发展体系。
《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30年,全市聚力建设时尚体育运动名城的格局形成,基本建成运动项目深耕垂直、竞技人才大量涌现、赛事经济蓬勃发展、体育名片初具影响的时尚体育运动名城。
更详细点讲,就是要建成“双奥”中心、省航空运动管理中心等标志性项目,打造国家攀岩、轮滑、滑板比赛训练基地,全国教练员、裁判员、社体指导员考核培训基地,时尚体育运动产业孵化中心。要建立完善时尚体育运动赛事体系。每年承办世界性赛事1项、区域性赛事活动20项、自主品牌赛事20项以上。东坡时尚运动会初具影响力,每年吸引客流超300万人次,成为时尚运动文化交流目的地。
以时尚运动生活为引领、多业态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圈活力强劲,时尚运动旅游服务链条健全完善,体育旅游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国家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成功申报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要培育本土体育企业5家以上,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体育机构与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市内体育项目建设,力争5年内引进8个时尚体育项目。新增时尚体育运动企业法人单位300家以上。
时尚体育运动名城必须落实到具体项目和特定空间,才具有生命力。《规划》明确了项目空间布局。项目按照引领类、支撑类、自主类和培育类分类布局;空间按照“一心主承、一廊辐射、两翼齐飞”格局塑造。“一心”为城市新中心和岷东新区,是时尚体育运动名城核心承载区;“一廊”为岷江水上运动廊道,是时尚体育运动名城辐射区;“两翼”是时尚体育运动名城拓展区,分别为“东翼”仁寿县和眉山天府新区,“西翼”洪雅县和丹棱县,通过优化空间、项目、赛事布局,形成差异化发展、全域性联动的体育产业生态圈。
如何实现目标?《规划》提出了培育赛事体系、打造竞训基地、壮大市场主体、激活经济生态、营造名城氛围5大任务和16项具体任务。
加快培育时尚体育赛事体系方面,要加强体育赛事战略规划,丰富时尚竞赛项目供给,构建以国际赛事为爆点、区域性赛事做支撑和自主品牌赛事夯基础的赛事格局,各级各类赛事间形成互动,打造覆盖全年、接续火热、爆点频繁的赛事体系。具体从重点举办国际赛事、持续举办区域性赛事、创新培育自主品牌赛事、培育时尚东坡运动会品牌四个方面入手。
全力打造时尚体育竞训基地方面,要强化赛训一体、项目深耕的战略,对标国际一流,全面推动全市各项目场馆中心及训练基地升级完善功能服务设施,推动运动项目文化建设,促进形成“赛事+驻训+文旅+休闲”的多向产业模式。具体从共建共培顶尖竞技人才、全面提升训练基地水平、培育广大时尚体育后备人才三个方面着力。
壮大时尚体育运动市场主体方面,要实施运动项目头部企业培育计划,建立企业扶持培育机制,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培育一批本土运动项目企业和社会组织。将从实施重点运动项目头部企业培育计划、引进时尚体育龙头企业、激发时尚体育运动社会组织活力三个方面破题。
全面激活体育经济生态方面,要开展时尚体育运动资源调查,摸清名城建设底数,发布时尚体育运动地图,每年评选推介年度十大时尚体育运动好去处,成功创建国家级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还要建成20个以上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线路和优秀项目、体育消费场景。将从推动赛事开放融合、丰富时尚体育运动业态、全面提升时尚体育运动服务质量三个方面发力。
营造时尚体育运动名城氛围方面,要以“时尚体育运动名城”为核心,坚定眉山体育文化自信,培植时尚体育运动名城基因,树立时尚体育运动新风尚,彰显眉山城市的独特气质。具体从提高时尚体育运动名城管理水平、塑造时尚体育运动城市形象、加强时尚体育运动名城宣传三个方面推进。
此外,《规划》还明确了保障措施。将从组织领导、政策支持、资金保障、筑牢安全、人才支撑和督促激励六个方面强化保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