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深化体育改革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2025-08-20 16:47:48| 浏览次数:
不断深化体育改革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体育力量
8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体育总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志丹出席发布会并介绍“十四五”时期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成就,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丁东、竞体司司长张新、经济司司长杨雪鸫就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青少年体育、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等内容回答记者提问。
“十四五”期间,中国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屡创佳绩,我国竞技体育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均衡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十四五”期间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的两届夏季奥运会、一届冬季奥运会中,我国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的项目越来越多,更多的运动员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有机会在奥运会舞台上展示自己刻苦训练的成果和高超的竞技水平。巴黎奥运会上,自由式小轮车、艺术体操、花样游泳首次获得奥运会金牌,实现了项目发展的历史性突破。我国获得奥运会金牌的项目由“十四五”之前的21个增至24个,获得金牌的运动员所在的省份达到20个,有力推动了我国竞技体育项目间、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发布会介绍,“十五五”期间,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为竞技体育全面均衡发展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保障,在从体育大国、奥运强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新征程上,体育总局提出“633”发展战略,以跳水、举重、体操、射击、乒乓球、羽毛球六个优势项目,田径、游泳、水上三个基础大项,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为引领,巩固优势项目优势地位,提升基础大项竞技实力,推动“三大球”振兴发展,带动其他项目水平提高,促进各项目均衡发展,不断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为国争光能力。此外,还将继续承办国际高水平体育赛事,加强与各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助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文化生活。
建好用好场地设施是群众关心的话题,也是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要素。发布会介绍,目前社区15分钟健身圈得到基本实现,群众依托场地设施,因地制宜、就近就便开展健身活动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一方面保基础、增活力,建设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在不到三年时间,近2万个老旧小区、5000余个城市公园配建了17万多套乒乓球台等小型多样的健身设施。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全民健身场地建设力度,截至2024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以上的体育公园1300多个,各地变废为宝、见缝插针,在公园绿地、桥下空间、老旧厂房等金角银边配建健身场地设施。“十四五”期间,国家累计投入56.5亿元,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其中2025年补助了近1500个县级行政区域的3370个场馆,公共体育场馆惠民开放成为新常态。
“十四五”期间,体育总局持续引导推动群众赛事活动广泛开展,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以刚刚结束的2025年“全民健身日”为例,全国共举办2.2万余场赛事活动,直接参与人次超1100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便于参与的赛事活动,带动更多群众主动健身、自觉健身。创新举办各类赛事活动,首次以“大区赛”形式举办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参与人次近200万,赛事达6000余场;连续3年举办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累计举办赛事500余项,参赛总人次突破5800万,各地方也结合实际创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赛事,为群众生活增彩添色。聚焦不同人群,积极回应老年人、妇女、农民、残疾人、新就业形态人员等人群的体育健身需求,提高供给质量。凸显赛事活动综合效益,当下火爆的“村赛”“城赛”以体育为媒,有机融合多种业态,聚人气、促消费、助发展,既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也促进文体旅商融合发展。2023年制定4项行业标准,2024年发布《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安全评估工作指南》国家标准,是全民健身赛事活动领域第一项“国家标准”,多措并举推动户外运动等赛事活动安全、有序、规范开展。
围绕“有人教”“上哪学”,体育总局不断推进科学健身指导深入基层,力争让广大群众“会健身”“健好身”。发布会介绍,近年来,总局推出“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目前已经在2.6万个行政村培养了5.6万名农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广泛开展“奋进新征程运动促健康”体育志愿服务,积极推动国家队和省队进校园、进社区。关于“上哪学”,体育总局加强信息发布,搭建国家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场地设施、赛事活动、健身指导等各类信息,并且充分用好网络平台,积极推送体育科普内容。下沉社区开展“职工体质检测与科学健身指导万里行”“体育科普中国行”“科学健身指导走基层”等活动,在上海、浙江、湖北等地组织开展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试点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设置375个站点开展常态化国民体质监测,为群众提供就近就便的科学健身指导常态化服务。
当下,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极具活力的增长极。“十四五”以来,我国体育产业稳步发展,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已达3.67万亿元,年均增速10.3%,增加值达1.49万亿元。
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期间,政策保障方面,与国家顶层设计紧密衔接,新《体育法》增加体育产业专章,编制体育产业专项规划,相继出台激发冰雪经济、促进户外运动产业、强化金融支持等系列政策文件,发布84项体育标准,构建起宏观引领、专项支撑、部门协同的政策矩阵。推出81个国庆、春节体育旅游精品线个户外运动精品线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促进区域内优势资源开发利用与协同发展。体育用品博览会、体育文化博览会、体育旅游博览会影响力持续扩大。今年上半年,体育用品进出口总额超155亿美元。以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业为龙头,体育服务业快速增长,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20年的68.7%提升至2023年的72.7%。以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为引擎,体育制造业提质增效,2024年底,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比2022年底翻了一番多。经济贡献更加显著,体育产业增加值以年均11.6%的速度增长,2023年占GDP比重达1.15%,向成为支柱性产业的目标更进一步。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的3811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9700亿元,年均增长26.3%,“冷资源”变为“热经济”。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0年至2023年居民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千亿,体育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十四五”以来,体育总局坚持以赛事体系建设为核心,“赛事+”“+赛事”深度融合的“一体两翼”发展思路,着力推动赛事经济发展。不断丰富大型体育赛事、职业赛事、群众赛事活动供给,构建更加完善的体育赛事体系,职业赛事市场价值逐步提升,群众赛事活动不断拓展创新,通过体育赛事有力地促进了消费。发挥体育赛事引流和带动作用,做强“赛事+”,推动赛事与文化、商务、旅游等领域融合,文体商旅已经成为带动消费、扩大内需的“黄金组合”。做深“+赛事”,促进赛事深度融入相关场景、业态,为多产业协同发展赋能。
在户外运动方面,场地设施不断扩容,截至2024年底,健身步道已达17.18万条,长度达40.75万公里,全国飞行营地、汽车营地等数量已达2055个,全国滑雪场地914个,场地设施更加多元,覆盖山水陆空,贯穿春夏秋冬。服务保障持续完善,一批路跑、登山、攀岩、滑雪等户外运动体育标准相继发布,促进产业的规范发展。市场潜力有效释放,户外运动产业稳步发展,户外运动消费逐渐成为人民追求健康和生活品质的重要领域。
少年强则国强。近年来,体育总局在增强青少年体质、锤炼意志、健全人格、适应社会和习惯养成等方面不断创新举措,发挥积极作用。
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期间,共举办各类“奔跑吧·少年”活动14.5万余场,参与青少年达1.51亿人次,基本实现活动的年龄段、时段全覆盖,通过活动示范引领,为青少年种下了体育的种子。2024年向社会发布了“儿童青少年科学健身20条”,让家长和孩子更加了解怎样安全、科学地锻炼,制播系列科普动画,打造“专家直播间”开展云科普,累计受众超1200万人次,“2024全国青少年科学健身知识竞赛”吸引全国超1600所学校700万人次青少年参与,让青少年形成科学、健康的体育理念。在12个省区市初步形成运动干预试点,试点学校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异常数据普遍下降,身体素质显著提高,特别是“小胖墩”“小眼镜”等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科学的运动干预惠及更广大青少年。会同教育部等部门成功举办了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等一系列高水平体教融合赛事,开展体育支教志愿服务,“十四五”期间,组织50多所高校3200余名志愿者赴12个省区、112个县、800余所中小学,开设体育课、课后服务超30万课时,直接服务学生超150万,让大山里的孩子们有了正规的体育课。
“十四五”期间,体育总局聚焦体育发展新任务、新要求,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不断开创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发布会介绍,体育总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体育强国建设推进体系。五年来,体育总局锚定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研究建立体育强国指标体系并开展试点工作,动态评估和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进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从普惠性、适应性、共建共享等方面完善全民健身体制机制,构建更为多元开放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以理顺政府体育部门、体育社会组织关系,完善共同参与、多元投入、竞争择优、规范有序的新型举国体制和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为目标,改革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关的改革方案和配套措施正在加紧推进;积极发挥体育在惠民生、促消费方面的重要作用,搭建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平台,推出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等项目,制定体育企业扶持等政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聚焦重点领域,创新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模式,持续解决人民群众健身难题,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体育协会发展的制度体系,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奥运争光工作,第十五届全运会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努力推动足球振兴发展,实施管办分离成立足球职业联赛联合会,一系列举措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
在行风建设方面,坚决惩治体育领域腐败,体育政治生态得到修复;以“假赌黑”治理为契机,重拳整治足球、象棋等项目发展乱象,开展马拉松、山地越野等专项整顿,维护体育行业秩序;完善体育法律和行业标准体系,健全体育纠纷解决机制,持续提高体育行业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发布会介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战略部署,体育总局深入推进竞技体育改革各方面工作,其中一项重要改革目标就是推动竞技体育更好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开门开放办竞技体育,办人民满意的竞技体育,有序开放竞技体育优质资源,充分挖掘和发挥竞技体育在促进群众体育和青少年体育,助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功能价值。(转自8月20日《中国体育报》01版)
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邮政编码:100763联系电线网站联系电线